Gowhich

Durban's Blog

一、下载cocos2d-x

http://code.google.com/p/cocos2d-x/downloads/list

cocos2d-x-3.0alpha0.zip

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版本的3.0alpha0,这个版本提供了一个用python命令来建立各平台的项目,十分便利

下载,解压(建议解压到主目录下的)

二、下载python

http://www.python.org/getit/

建议选择2.7.5版本的下载

Python 2.7.5 Mac OS X 64-bit/32-bit x86-64/i386 Installer
Python 2.7.5 Mac OS X 32-bit i386/PPC Installer

下载,安装,然后在终端直接输入python,如果出现版本信息则安装成功

三、建立cocos2d-x项目

进入终端,执行以下命令

1
2
3
unzip cocos2d-x-3.0alpha0.zip
cd cocos2d-x-3.0alpha0
python ./create-multi-platform-projects.py -p walker -k com.walkerfree.walker -l cpp

create-multi-platform-projects.py要求提供3个参数(工程名:我这里是walker,包名:我这里是com.walkerfree.walker,语言:cpp | js | lua

执行成功会显示以下信息

1
2
3
4
5
6
7
proj.ios        : Done!
proj.android : Done!
proj.win32 : Done!
proj.mac : Done!
proj.linux : Done!
New project has been created in this path: /Users/davidzhang/Downloads/ios/cocos2d/cocos2d-x-3.0alpha0/projects/walker
Have Fun!

进入walker目录,你可以看到这些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avidzhang@192:~/Downloads/ios/cocos2d/cocos2d-x-3.0alpha0$ cd projects/
davidzhang@192:~/Downloads/ios/cocos2d/cocos2d-x-3.0alpha0/projects$ ll
total 0
drwxr-xr-x 3 davidzhang staff 102 10 8 15:51 .
drwx------@ 33 davidzhang staff 1122 10 8 15:51 ..
drwxr-xr-x 8 davidzhang staff 272 9 21 15:58 walker
davidzhang@192:~/Downloads/ios/cocos2d/cocos2d-x-3.0alpha0/projects$ cd walker/
davidzhang@192:~/Downloads/ios/cocos2d/cocos2d-x-3.0alpha0/projects/walker$ ll
total 0
drwxr-xr-x 8 davidzhang staff 272 9 21 15:58 .
drwxr-xr-x 3 davidzhang staff 102 10 8 15:51 ..
drwxr-xr-x 6 davidzhang staff 204 9 21 15:58 Classes
drwxr-xr-x 6 davidzhang staff 204 9 21 15:58 Resources
drwxr-xr-x 15 davidzhang staff 510 9 21 15:58 proj.android
drwxr-xr-x 6 davidzhang staff 204 10 8 15:53 proj.ios_mac
drwxr-xr-x 7 davidzhang staff 238 9 21 15:58 proj.linux
drwxr-xr-x 11 davidzhang staff 374 9 21 15:58 proj.win32
davidzhang@192:~/Downloads/ios/cocos2d/cocos2d-x-3.0alpha0/projects/walker$

怎么样,全平台都给你搭好了,而且共用一个Classes文件夹,也就是说你在一个平台更新了代码,全平台都得到了更新。

四、编辑ios项目

进入walker/proj.ios_mac/目录,直接双击打开HelloCpp.xcodeproj(别说你没装xcode,我这里是Xcode5)

然后点run就可以跑起来了

参考文章:http://www.cnblogs.com/ookcode/p/3214164.html

异常处理的一些其它用途

除了处理实际的错误条件之外,对于异常还有许多其它的用处。在标准 Python 库中一个普通的用法就是试着导入一个模块,然后检查是否它能使用。

导入一个并不存在的模块将引发一个 ImportError 异常。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定义多级别的功能――依靠在运行时哪个模块是有效的,或支持多种平台 (即平台特定代码被分离到不同的模块中)。

你也能通过创建一个从内置的 Exception 类继承的类定义你自己的异常,然后使用 raise 命令引发你的异常。如果你对此感兴趣,请看进一步阅读的部分。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异常支持特定平台功能。代码来自 getpass 模块,一个从用户获得口令的封装模块。获得口令在 UNIX、Windows 和 Mac OS 平台上的实现是不同的,但是这个代码封装了所有的不同之处。

例:支持特定平台功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Bind the name getpass to the appropriate function
try:
import termios, TERMIOS
except ImportError:
try:
import msvcrt
except ImportError:
try:
from EasyDialogs import AskPassword
except ImportError:
getpass = default_getpass
else:
getpass = AskPassword
else:
getpass = win_getpass
else:
getpass = unix_getpass

termios 是 UNIX 独有的一个模块,它提供了对于输入终端的底层控制。

如果这个模块无效 (因为它不在你的系统上,或你的系统不支持它),则导入失败,Python 引发我们捕捉的 ImportError 异常。

OK,我们没有 termios,所以让我们试试 msvcrt,它是 Windows 独有的一个模块,可以提供在 Microsoft Visual C++ 运行服务中的许多有用的函数的一个API。如果导入失败,

Python 会引发我们捕捉的 ImportError 异常。

如果前两个不能工作,我们试着从 EasyDialogs 导入一个函数,它是 Mac OS 独有的一个模块,提供了各种各样类型的弹出对话框。再一次,如果导入失败,Python 会引发一个我们捕捉的 ImportError 异常。

这些平台特定的模块没有一个有效 (有可能,因为 Python 已经移植到了许多不同的平台上了),所以我们需要回头使用一个缺省口令输入函数 (这个函数定义在 getpass 模块中的别的地方)。注意我们在这里所做的:我们将函数 default_getpass 赋给变量 getpass。如果你读了官方 getpass 文档,它会告诉你 getpass 模块定义了一个 getpass 函数。它是这样做的:通过绑定 getpass 到正确的函数来适应你的平台。然后当你调用 getpass 函数时,你实际上调用了平台特定的函数,是这段代码已经为你设置好的。你不需要知道或关心你的代码正运行在何种平台上;只要调用 getpass,则它总能正确处理。

一个 try...except 块可以有一条 else 子句,就像 if 语句。如果在 try 块中没有异常引发,然后 else 子句被执行。在本例中,那就意味着如果 from EasyDialogs import AskPassword 导入可工作,所以我们应该绑定 getpass 到 AskPassword 函数。其它每个 try...except 块有着相似的 else 子句,当我们发现一个 import 可用时,就绑定 getpass 到适合的函数。

自定义异常类,继承Exception类及其子类

1
2
3
4
class MyError( ArithmeticError ):
pass
class MyError2 ( Exception ):
pass

Python异常处理体系-结构形式

Python的异常处理可以向用户准确反馈出错信息,所有异常都是基类Exception的子类。自定义异常都是从基类Exception中继承。Python自动将所有内建的异常放到内建命名空间中,所以程序不必导入exceptions模块即可使用异常。

可以使用的语句结构形式:

方式一 使用try,except语句来捕获异常

可以有无数个except语句来处理异常,如果所有except语句都没捕获到,则抛出异常到调用此方法的函数内处理,直到系统的主函数来处理。

使用except子句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多个except子句截获异常时,如果各个异常类之间具有继承关系,则子类应该写在前面,否则父类将会直接截获子类异常。放在后面的子类异常也就不会执行到了。

1
2
3
4
5
6
7
8
try:
#block
except [excpetion,[data...]]:
#block
except [excpetion,[data...]]:
#block
except [excpetion,[data...]]:
#block

方式二 当没有异常发生的时候执行else语句

1
2
3
4
5
try:
#block
except [excpetion,[data...]]:
#block
else:

方式三 finally 语句,不管有没有发生异常都将执行finally语句块

例如我们在python中打开一个文件进行读写操作,我在操作过程中不管是否出现异常,最终都是要把该文件关闭的。

1
2
3
4
try:
#block
finally:
#block

方式四 try,except,finally

1
2
3
4
5
6
try:
#block
except:
#block
finally:
#block

引发异常

raise [exception[,data]]

在Python中,要想引发异常,最简单的形式就是输入关键字raise,后跟要引发的异常的名称。

异常名称标识出具体的类:Python异常是那些类的对象。执行raise语句时,Python会创建指定的异常类的一个对象。

raise语句还可指定对异常对象进行初始化的参数。为此,请在异常类的名称后添加一个逗号以及指定的参数(或者由参数构成的一个元组)。

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lass MyError(Exception):
pass
try:
raise MyError #自己抛出一个异常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argument"
except MyError,data:
print 'a error'

try: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argument"
except ValueError,data:
print "message = ","invalid argument"

捕捉到的内容为:

1
2
a error
message = invalid argument

Python内建异常体系结构

BaseException

+– SystemExit

+– KeyboardInterrupt

+– GeneratorExit

+– Exception

+– StopIteration

+– StandardError

| +– BufferError

| +– ArithmeticError

| | +– FloatingPointError

| | +– OverflowError

| | +– ZeroDivisionError

| +– AssertionError

| +– AttributeError

| +– EnvironmentError

| | +– IOError

| | +– OSError

| | +– WindowsError (Windows)

| | +– VMSError (VMS)

| +– EOFError

| +– ImportError

| +– LookupError

| | +– IndexError

| | +– KeyError

| +– MemoryError

| +– NameError

| | +– UnboundLocalError

| +– ReferenceError

| +– RuntimeError

| | +– NotImplementedError

| +– SyntaxError

| | +– IndentationError

| | +– TabError

| +– SystemError

| +– TypeError

| +– ValueError

| +– UnicodeError

| +– UnicodeDecodeError

| +– UnicodeEncodeError

| +– UnicodeTranslateError

+– Warning

+– DeprecationWarning

+– PendingDeprecationWarning

+– RuntimeWarning

+– SyntaxWarning

+– UserWarning

+– FutureWarning

+– ImportWarning

+– UnicodeWarning

+– BytesWarning

捕获异常的方式

方法一 捕获所有的异常

1
2
3
4
5
6
7
8
''' 捕获异常的第一种方式,捕获所有的异常 '''


try:
a = b
b = c
except Exception,data:
print Exception,":",data

输出:

1
type 'exceptions.Exception'> : local variable 'b' referenced before assignment

方法二 采用traceback模块查看异常,需要导入traceback模块

1
2
3
4
5
6
7
''' 捕获异常的第二种方式,使用traceback查看异常 '''

try:
a = b
b = c
except:
print traceback.print_exc()

输出:

1
2
3
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test.py", line 20, in main
a = b
UnboundLocalError: local variable 'b' referenced before assignment

方法三 采用sys模块回溯最后的异常

1
2
3
4
5
6
7
8
9
10
''' 捕获异常的第三种方式,使用sys模块捕获异常 '''

try:
a = b
b = c
except:
info = sys.exc_info()
print info
print info[0]
print info[1]

输出:

1
2
3
4
5
(<type 'exceptions.UnboundLocalError'>, UnboundLocalError("local 
variable 'b' referenced before assignment",),
<traceback object at 0x00D243F0>)
type 'exceptions.UnboundLocalError'
local variable 'b' referenced before assignment

查看python中库的位置,其实就是几个命里行的方法

我这里的方法是:

1
2
3
4
5
6
7
8
davidzhang@192:/Library$ python
Python 2.7.2 (default, Oct 11 2012, 20:14:37)
[GCC 4.2.1 Compatible Apple Clang 4.0 (tags/Apple/clang-418.0.60)] on darwin
Type "help",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
>>> import ftplib
>>> reload(ftplib)
<module 'ftplib' from '/System/Library/Frameworks/Python.framework/Versions/2.7/lib/python2.7/ftplib.py'>
>>>

简介

paramiko是用python语言写的一个模块,遵循SSH2协议,支持以加密和认证的方式,进行远程服务器的连接。

由于使用的是python这样的能够跨平台运行的语言,所以所有python支持的平台,如Linux, Solaris, BSD, MacOS X, Windows等,paramiko都可以支持,因此,如果需要使用SSH从一个平台连接到另外一个平台,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时,paramiko是最佳工具之一。

举个常见的例子,现有这样的需求:需要使用windows客户端,远程连接到Linux服务器,查看上面的日志状态,大家通常使用的方法会是:

1:用telnet

2:用PUTTY

3:用WinSCP

4:用XManager等…

那现在如果需求又增加一条,要从服务器上下载文件,该怎么办?那常用的办法可能会是:

1:Linux上安装FTP并配置

2:Linux上安装Sambe并配置…

大家会发现,常见的解决方法都会需要对远程服务器必要的配置,如果远程服务器只有一两台还好说,如果有N台,还需要逐台进行配置,或者需要使用代码进行以上操作时,上面的办法就不太方便了。

使用paramiko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比起前面的方法,它仅需要在本地上安装相应的软件(python以及PyCrypto),对远程服务器没有配置要求,对于连接多台服务器,进行复杂的连接操作特别有帮助。

安装和使用

1、PyCrypto模块的安装(安装paramiko需要有PyCrypto的支持)

a、下载地址:https://www.dlitz.net/software/pycrypto/

b、解压:

1
tar -zxvf ./pycrypto-2.6.tar.gz

c、安装:

1
2
cd pycrypto-2.6/
sudo python ./setup.py install

2、paramiko模块的安装

a、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zhangda89/paramiko/blob/master/paramiko/client.py

b、解压:

1
unzip ./python-paramiko.zip

c、安装

1
2
cd paramiko-master/
sudo python setup.py install

3、运行任意命令,然后进行结果输出

1
2
3
4
5
6
7
8
9
#!/usr/bin/python 
import paramiko

ssh = paramiko.SSHClient()
ssh.set_missing_host_key_policy(paramiko.AutoAddPolicy())
ssh.connect("某IP地址",22,"用户名", "口令")
stdin, stdout, stderr = ssh.exec_command("你的命令")
print stdout.readlines()
ssh.close()

其中的”你的命令”可以任意linux支持的命令,如一些常用的命令:

df: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uptime:显示系统运行时间信息
cat:显示某文件内容
mv/cp/mkdir/rmdir:对文件或目录进行操作
/sbin/service/ xxxservice start/stop/restart:启动、停止、重启某服务
netstat -ntl |grep 8080:查看8080端口的使用情况
或者 nc -zv localhost :查看所有端口的使用情况
find / -name XXX:查找某文件

4、下载文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usr/bin/python 
import paramiko

t = paramiko.Transport(("主机","端口"))
t.connect(username = "用户名", password = "口令")
sftp = paramiko.SFTPClient.from_transport(t)
remotepath='/var/log/system.log'
localpath='/tmp/system.log'
sftp.get(remotepath, localpath)
t.close()

5、上传文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usr/bin/python 
import paramiko

t = paramiko.Transport(("主机","端口"))
t.connect(username = "用户名", password = "口令")
sftp = paramiko.SFTPClient.from_transport(t)
remotepath='/var/log/system.log'
localpath='/tmp/system.log'
sftp.put(localpath,remotepath)
t.close()

参考文章:

paramiko的安装与使用

python用paramiko模块上传本地目录到远程目录

paramiko ssh sftp

Python Scripts for Downloading Files via SFTP

Python中操控ssh和sftp

在服务器上建一个 username :

添加用户:useradd -s /bin/false username,将用户的shell设置成/bin/false。这样用户就无法与系统进行交互。

设置密码:passwd username

(对已有帐号禁止其shell交互使用:usermod -s /bin/false username)

小技巧:

也可以使用 /usr/bin/passwd 作为用户的 shell ,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登录而来自主修改密码。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将 /usr/bin/passwd 这一行写进 /etc/shells文件。

sshd 认证通后之后,会检查设定的 shell 是否登记在 /etc/shells 文件中,若已经登记,则fork自己,然后fork出来的子进程再exec 设定的 shell 。而 ssh 的 -N 参数,则是告诉 sshd 不需要执行 shell。(ssh本身可以通过参数来设置连接到 sshd 但是不执行远程命令,默认是启动用户设定的 shell )。

(此文章为转载,未做测试,使用请三思)

如果你购买了linode 的vps,就可以使用它做代理上国外的网站,比如facebook,twitter等,不用代理,这些网站在国内是无法否则的,原因不用多说。下面是linode设置代理上网的方法:

1, 打开PuTTY,输入主机名或IP地址。

2, 切换到Connection -> SSH -> Tunnels ,设定Source port: 7070(端口号随你喜欢,autoproxy有一条7070端口的记录,设置成这个后面就不用加了); Destination: 空白, Dynamic,设定完记得按Add。

3,如有需要,可回到Session保存(Save)设定值,以后运行PuTTY时可直接加载(Load)设定值。在任何时候按”Open”即可以目前设定进行连接。

4,登录SSH后,将PuTTY界面最小化,保持SSH连接。

5,设置firefox使用putty生成的socks5代理服务器上网。我们先使用firefox试用一下,autoproxy插件根据个人爱好安装。

运行firefox,选择“工具”->“选项”,选择“高级”->“网络”,

点击“配置Firefox如何连接至因特网”后的“设置…”,弹出对话框,选择sock5,端口填7070。

6,这一步很关键:

经过上面的设置,firefox已经能够访问大部分网站了,但仍然不能访问非死不可和推特,这是为什么呢?原 来,非死不可的 dns查询被动了手脚,无论你向哪个dns服务器查询非死不可的ip地址,都会返回一个错误的结果。幸运的是firefox支持让远程服务器解析 dns地址,但是这个功能默认是关闭的。而IE目前却缺少远程解析dns的功能。

在firefox的地址栏输入“about:config”进入firefox的高级设置页面,过滤器处输入dns后搜索,找到“network.proxy.socks_remote_dns”项,把它的值改为“true”,然后重新启动firefox:

好了,现在我们终于能访问久违了的推特。

7,高级:让firefox自动选择代理服务器(这节不是必须的,可以不看):

使用ssh是占用我们vps的流量的,如果你访问完推特又访问新浪微博、百度,访问国内网站的时候会很慢,还占用了流量,firefox的AutoProxy插件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AutoProxy会维护一个不能正常访问的网站列表,一旦用户访问列表中的网站,就自动调用代理服务器,而访问不在列表上的网站时,就不会使用代理服务器。

最近由于iOS7的出现,为了跟上步调,这不xcode也出新的了,刚出来,创建了一个小的应用,测试的时候就遇到了模拟器的问题,这里我记录一下,希望对看到本帖的人大有帮助

当我创建完应用,然后运行的

是不是觉得特别像mini啊,可以使用快捷键改变大小的哦,Command+1,Command+2,Command+3试试就知道了,大小不一样。

但是是不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原来的样式的模拟器了是不是,首先先去看看,自己的模拟器有木有ios6的如果没有请你安装

将Deployment target中的7.0改为6.0或者是6.1

然后你去运行一下看看

你可以选择运行iOS6.1啦

jQuery插件的开发包括两种:

一种是类级别的插件开发,即给jQuery添加新的全局函数,相当于给jQuery类本身添加方法。jQuery的全局函数就是属于jQuery命名空间的函数,另一种是对象级别的插件开发,即给jQuery对象添加方法。下面就两种函数的开发做详细的说明。

1、类级别的插件开发

类级别的插件开发最直接的理解就是给jQuery类添加类方法,可以理解为添加静态方法。典型的例子就是$.AJAX()这个函数,将函数定义于jQuery的命名空间中。关于类级别的插件开发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形式进行扩展:

1.1 添加一个新的全局函数

添加一个全局函数,我们只需如下定义:

1
2
3
jQuery.foo = function() {   
alert('This is a test. This is only a test.');
};

1.2 增加多个全局函数

添加多个全局函数,可采用如下定义:

1
2
3
4
5
6
jQuery.foo = function() {   
alert('This is a test. This is only a test.');
};
jQuery.bar = function(param) {
alert('This function takes a parameter, which is "' + param + '".');
};

调用时和一个函数的一样的:jQuery.foo();jQuery.bar();或者$.foo();$.bar(‘bar’);

1.3 使用jQuery.extend(object);

1
2
3
4
5
6
7
8
jQuery.extend({      
foo: function() {
alert('This is a test. This is only a test.');
},
bar: function(param) {
alert('This function takes a parameter, which is "' + param +'".');
}
});

1.4 使用命名空间

虽然在jQuery命名空间中,我们禁止使用了大量的javaScript函数名和变量名。但是仍然不可避免某些函数或变量名将于其他jQuery插件冲突,因此我们习惯将一些方法封装到另一个自定义的命名空间。

1
2
3
4
5
6
7
8
jQuery.myPlugin = {          
foo:function() {
alert('This is a test. This is only a test.');
},
bar:function(param) {
alert('This function takes a parameter, which is "' + param + '".');
}
};

采用命名空间的函数仍然是全局函数,调用时采用的方法:

1
2
$.myPlugin.foo();    
$.myPlugin.bar('baz');

通过这个技巧(使用独立的插件名),我们可以避免命名空间内函数的冲突。

2、对象级别的插件开发

对象级别的插件开发需要如下的两种形式:、

形式1:

1
2
3
4
5
6
7
(function($){     
$.fn.extend({
pluginName:function(opt,callback){
// Our plugin implementation code goes here.
}
})
})(jQuery);

形式2:

1
2
3
4
5
(function($){
$.fn.pluginName = function() {
// Our plugin implementation code goes here.
};
})(jQuery);

上面定义了一个jQuery函数,形参是$,函数定义完成之后,把jQuery这个实参传递进去.立即调用执行。这样的好处是,我们在写jQuery插件时,也可以使用$这个别名,而不会与prototype引起冲突.

2.1 在JQuery名称空间下申明一个名字

这是一个单一插件的脚本。如果你的脚本中包含多个插件,或者互逆的插件(例如: $.fn.doSomething() 和 $.fn.undoSomething()),那么你需要声明多个函数名字。但是,通常当我们编写一个插件时,力求仅使用一个名字来包含它的所有内容。我们的示例插件命名为”highlight”

1
2
3
4
5
6
(function($){
$.fn.hilight = function() {
// Our plugin implementation code goes here.
};
})(jQuery);
$('#myDiv').hilight();

但是如果我们需要分解我们的实现代码为多个函数该怎么办?有很多原因:设计上的需要;这样做更容易或更易读的实现;而且这样更符合面向对象。 这真是一个麻烦事,把功能实现分解成多个函数而不增加多余的命名空间。出于认识到和利用函数是javascript中最基本的类对象,我们可以这样做。就像其他对象一样,函数可以被指定为属性。因此我们已经声明”hilight”为jQuery的属性对象,任何其他的属性或者函数我们需要暴露出来的,都可以在”hilight”函数中被声明属性。稍后继续。

我们的插件通过这样被调用:

2.2 接受options参数以控制插件的行为

让我们为我们的插件添加功能指定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功能。我们也许会让选项像一个options对象传递给插件函数。例如:

1
2
3
4
5
6
7
8
9
10
// plugin definition    
$.fn.hilight = function(options) {
var defaults = {
foreground: 'red',
background: 'yellow'
};
// Extend our default options with those provided.
var opts = $.extend(defaults, options);
// Our plugin implementation code goes here.
};

我们的插件可以这样被调用:

1
2
3
$('#myDiv').hilight({    
foreground: 'blue'
});

2.3 暴露插件的默认设置

我们应该对上面代码的一种改进是暴露插件的默认设置。这对于让插件的使用者更容易用较少的代码覆盖和修改插件。接下来我们开始利用函数对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plugin definition    
$.fn.hilight = function(options) {
// Extend our default options with those provided.
// Note that the first arg to extend is an empty object -
// this is to keep from overriding our "defaults" object.
var opts = $.extend({}, $.fn.hilight.defaults, options);
// Our plugin implementation code goes here.
};
// plugin defaults - added as a property on our plugin function
$.fn.hilight.defaults = {
foreground: 'red',
background: 'yellow'
}
};

现在使用者可以包含像这样的一行在他们的脚本里:

1
2
3
//这个只需要调用一次,且不一定要在ready块中调用  

$.fn.hilight.defaults.foreground = 'blue';

接下来我们可以像这样使用插件的方法,结果它设置蓝色的前景色:

1
$('#myDiv').hilight();

如你所见,我们允许使用者写一行代码在插件的默认前景色。而且使用者仍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有选择的覆盖这些新的默认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覆盖插件缺省的背景颜色 

$.fn.hilight.defaults.foreground = 'blue';
// ...

// 使用一个新的缺省设置调用插件

$('.hilightDiv').hilight();
// ...

// 通过传递配置参数给插件方法来覆盖缺省设置

$('#green').hilight({
foreground: 'green'
});

2.4 适当的暴露一些函数

这段将会一步一步对前面那段代码通过有意思的方法扩展你的插件(同时让其他人扩展你的插件)。例如,我们插件的实现里面可以定义一个名叫”format”的函数来格式化高亮文本。我们的插件现在看起来像这样,默认的format方法的实现部分在hiligth函数下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plugin definition    
$.fn.hilight = function(options) {
// iterate and reformat each matched element
return this.each(function() {
var $this = $(this);
// ...
var markup = $this.html();
// call our format function
markup = $.fn.hilight.format(markup);
$this.html(markup);
});
};
// define our format function
$.fn.hilight.format = function(txt) {
return '<strong>' + txt + '</strong>';
};

我们很容易的支持options对象中的其他的属性通过允许一个回调函数来覆盖默认的设置。这是另外一个出色的方法来修改你的插件。这里展示的技巧是进一步有效的暴露format函数进而让他能被重新定义。通过这技巧,是其他人能够传递他们自己设置来覆盖你的插件,换句话说,这样其他人也能够为你的插件写插件。

  考虑到这个篇文章中我们建立的无用的插件,你也许想知道究竟什么时候这些会有用。一个真实的例子是Cycle插件.这个Cycle插件是一个滑动显示插件,他能支持许多内部变换作用到滚动,滑动,渐变消失等。但是实际上,没有办法定义也许会应用到滑动变化上每种类型的效果。那是这种扩展性有用的地方。 Cycle插件对使用者暴露"transitions"对象,使他们添加自己变换定义。插件中定义就像这样:
1
2
3
$.fn.cycle.transitions = { 
// ...
};

这个技巧使其他人能定义和传递变换设置到Cycle插件。

2.5 保持私有函数的私有性

这种技巧暴露你插件一部分来被覆盖是非常强大的。但是你需要仔细思考你实现中暴露的部分。一但被暴露,你需要在头脑中保持任何对于参数或者语义的改动也许会破坏向后的兼容性。一个通理是,如果你不能肯定是否暴露特定的函数,那么你也许不需要那样做。

那么我们怎么定义更多的函数而不搅乱命名空间也不暴露实现呢?这就是闭包的功能。为了演示,我们将会添加另外一个“debug”函数到我们的插件中。这个 debug函数将为输出被选中的元素格式到firebug控制台。为了创建一个闭包,我们将包装整个插件定义在一个函数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function($) {    
// plugin definition
$.fn.hilight = function(options) {
debug(this);
// ...
};
// private function for debugging
function debug($obj) {
if (window.console && window.console.log) {
window.console.log('hilight selection count: ' + $obj.size());
}
};
// ...
})(jQuery);

我们的”debug”方法不能从外部闭包进入,因此对于我们的实现是私有的。

2.6 支持Metadata插件

在你正在写的插件的基础上,添加对Metadata插件的支持能使他更强大。个人来说,我喜欢这个Metadata插件,因为它让你使用不多的”markup”覆盖插件的选项(这非常有用当创建例子时)。而且支持它非常简单。更新:注释中有一点优化建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fn.hilight = function(options) {  
// ...
// build main options before element iteration
var opts = $.extend({}, $.fn.hilight.defaults, options);
return this.each(function() {
var $this = $(this);
// build element specific options
var o = $.meta ? $.extend({}, opts, $this.data()) : opts;
//...
});
}

这些变动行做了一些事情:它是测试Metadata插件是否被安装如果它被安装了,它能扩展我们的options对象通过抽取元数据这行作为最后一个参数添加到JQuery.extend,那么它将会覆盖任何其它选项设置。现在我们能从”markup”处驱动行为,如果我们选择了“markup”:

调用的时候可以这样写: jQuery.foo(); 或 $.foo();

1
2
3
4
5
6
7
8
9
10
<!--  markup  -->    
<div class="hilight { background: 'red', foreground: 'white' }">
Have a nice day!
</div>
<div class="hilight { foreground: 'orange' }">
Have a nice day!
</div>
<div class="hilight { background: 'green' }">
Have a nice day!
</div>

现在我们能高亮哪些div仅使用一行脚本:

1
$('.hilight').hilight();

2.7 整合

下面使我们的例子完成后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创建一个闭包    
(function($) {
// 插件的定义
$.fn.hilight = function(options) {
debug(this);
// build main options before element iteration
var opts = $.extend({}, $.fn.hilight.defaults, options);
// iterate and reformat each matched element
return this.each(function() {
$this = $(this);
// build element specific options
var o = $.meta ? $.extend({}, opts, $this.data()) : opts;
// update element styles
$this.css({
backgroundColor: o.background,
color: o.foreground
});
var markup = $this.html();
// call our format function
markup = $.fn.hilight.format(markup);
$this.html(markup);
});
};
// 私有函数:debugging
function debug($obj) {
if (window.console && window.console.log)
window.console.log('hilight selection count: ' + $obj.size());
};
// 定义暴露format函数
$.fn.hilight.format = function(txt) {
return '<strong>' + txt + '</strong>';
};
// 插件的defaults
$.fn.hilight.defaults = {
foreground: 'red',
background: 'yellow'
};
// 闭包结束
})(jQuery);

这段设计已经让我创建了强大符合规范的插件。我希望它能让你也能做到。

3、总结

jQuery为开发插件提拱了两个方法,分别是:

jQuery.fn.extend(object); 给jQuery对象添加方法。

jQuery.extend(object); 为扩展jQuery类本身.为类添加新的方法。

3.1 jQuery.fn.extend(object);

fn 是什么东西呢。查看jQuery代码,就不难发现。

1
2
3
4
jQuery.fn = jQuery.prototype = {  
init: function( selector, context ) {//.... 
//......
};

原来 jQuery.fn = jQuery.prototype.对prototype肯定不会陌生啦。虽然 javascript 没有明确的类的概念,但是用类来理解它,会更方便。jQuery便是一个封装得非常好的类,比如我们用 语句 $(“#btn1”) 会生成一个 jQuery类的实例。

jQuery.fn.extend(object); 对jQuery.prototype进得扩展,就是为jQuery类添加“成员函数”。jQuery类的实例可以使用这个“成员函数”。

比如我们要开发一个插件,做一个特殊的编辑框,当它被点击时,便alert 当前编辑框里的内容。可以这么做:

1
2
3
4
5
6
7
8
$.fn.extend({        
alertWhileClick:function(){
$(this).click(function(){
alert($(this).val());
});
}
});
$("#input1").alertWhileClick(); //页面上为:<input id="input1" type="text"/>

$(“#input1”) 为一个jQuery实例,当它调用成员方法 alertWhileClick后,便实现了扩展,每次被点击时它会先弹出目前编辑里的内容。

3.2 jQuery.extend(object);

为jQuery类添加添加类方法,可以理解为添加静态方法。如:

1
2
3
$.extend({  
add:function(a,b){return a+b;}
});

便为 jQuery 添加一个为 add 的 “静态方法”,之后便可以在引入 jQuery 的地方,使用这个方法了,$.add(3,4); //return 7

其他文章:http://www.oschina.net/news/41776/jquery-10-tips

0%